东盟人物

深度|中国—东盟为对话关系添砖加瓦,将助力全世界共同发展——专访缅甸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苗丹佩

2021-09-02 09:50:42   来源:中国—东盟传媒网   

(东博社记者/黎敏 关秋韵)三十载春秋冬夏,自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与东盟走过的30载光辉岁月,亦是双方关系繁荣发展的盛年锦时。尽管缅甸加入东盟只有24年,但自融入这一大家庭以来,缅甸也从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中受益匪浅。近期,缅甸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苗丹佩阁下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指出,中缅关系与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相辅相成,成果显著。

缅甸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苗丹佩(摄影 陈宇)
(缅甸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苗丹佩(摄影 陈宇))

缅甸从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中受益良多

中国—东盟博览: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请问您认为,这30年来,中国与东盟积累了哪些宝贵的相处经验?您认为,从中国—东盟关系的良好发展中,缅甸有哪些受益?

苗丹佩:成立于1967年的东盟联合了东南亚各国。回顾东盟的过去,我们取得了各种各样的成就,其中就包括30年前与中国建立对话关系。东盟10个成员国联系紧密,并利用一系列机制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例如东亚峰会,以及通过“10+1”“10+3”等机制来加强与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合作等。这些机制使东亚与东南亚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地区也更为稳定。

东盟与中国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不断为合作添砖加瓦,这对东南亚的稳定与发展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东亚的繁荣发展、区域合作也有着显著贡献。这种贡献不仅仅局限于东南亚和东亚,从长远看来,这也有助于全世界的共同发展。

东盟成员国间的合作建立在三大支柱上:一是维持政治稳定与区域安全;二是推动经济发展与合作;三是促进文化合作与交流。在这三大支柱所涉及的方面,中国自始至终都在为东盟提供帮助。

在经济领域,中国对东盟来说非常重要。贸易方面,尽管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但在2020年,东盟与中国历史性地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这是东盟与中国在对话关系框架下的又一显著成果。投资方面,近年来,东盟国家与中国的相互投资进行得如火如荼。双方建立了众多合资企业,在许多领域都有着经贸合作,比如林业、农业、媒体、信息和教育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11周年。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是双方经贸合作中的又一里程碑。

还有文化交流方面,东盟国家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在中国留学。与此同时,各类组织和机构也在致力于东盟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工作……东盟与中国之间的合作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不断与东盟进行抗疫合作。现在,全球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有些国家正在经历第三轮甚至第四轮疫情。东盟与中国在疫情下团结一致、共克难关。东盟—中国在疫情方面达成的团结和共识是双方合作中的最新成果。

对于缅甸来说,其自身也是东盟中的重要成员国,也从东盟—中国关系中受益良多,以上提到的东盟—中国合作影响着缅甸的方方面面,推动了缅中双边关系的发展。愈发紧密的东盟—中国关系也造就了愈发紧密的缅中关系。反过来说,缅中关系的进步也推动了东盟—中国关系的进步,两者相辅相成。

缅甸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苗丹佩接受东博社记者采访(摄影 陈宇)
(缅甸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苗丹佩接受东博社记者采访(摄影 陈宇))

促进中国—东盟合作,东博会不止于经贸领域

中国—东盟博览:东博会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有效公共平台,已经成功举办了17届,您本人也曾亲自参加东博会,请问东博会给您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第18届东博会将继续采用“实体展+云上东博会”的形式举办,请问您对即将于9月举行的第18届东博会有哪些新的期待?

苗丹佩: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有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其位于中国西南,离东南亚很近,因此这里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壮族与东南亚人民在文化习俗上十分相似。除此之外,广西也是中国在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坐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这些都为广西加强与东盟的商业往来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使其成为东盟—中国合作的枢纽。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两会”)的永久举办地,广西南宁市本身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

缅甸从第一届“两会”开始,17年中从未缺席这两个会议,而且几乎对每一届会议都展现了极高的热情,缅甸的国家领导人和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积极配合,精心挑选代表团参加“两会”。我本人曾多次参加过“两会”,包括2020年的那届,我也为能参加这样高规格的盛会感到十分开心。

有人会认为,“两会”只是为了促进双方贸易,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两会”还会引导双方扩展出更多的合作领域。如今,通过“两会”平台,东盟—中国,东盟与广西间都在进行多领域合作,如农业、能源业、矿业、媒体、信息、文化产业和教育产业等。东博会还吸引了许多东盟国家的人来到南宁,这也丰富了双方的人文交流。

由此可见,“两会”不仅是东盟—中国的经贸合作平台,也能增进东盟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增强双方对合作重要性的认知。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两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疫情影响,第17届“两会”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大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视频致辞,可见这一平台的重要性。今年,第18届东博会将继续沿用这一模式。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复苏经济、如何深化合作,在我看来都是本届东博会上有可能讨论的话题,也是我对本届东博会的期待。

2021年中国援助缅甸的50万剂新冠肺炎疫苗运抵仰光
(2021年中国援助缅甸的50万剂新冠肺炎疫苗运抵仰光)

缅甸会在患难之际与中国站在一起

中国—东盟博览:请问近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缅甸驻华大使馆在推动中缅两国关系发展及合作中做了哪些积极工作?接下来还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苗丹佩: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简单介绍一下缅中两国的关系。缅中关系源远流长、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唐朝,从那时起缅甸与中国建立了良好的往来关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缅甸是第一批承认新中国的国家,第二年,缅甸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所以今年也是缅中建交71周年。1961年,缅甸与中国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签订了缅中边界条约,缅甸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确定边界的国家。由此可见,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缅甸就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2020年1月,习近平主席对缅甸进行了国事访问,提出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蓝图。而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缅甸与中国构建了缅中经济走廊,这是缅中合作发展项目中的辉煌一笔。

缅中关系常被称为“胞波情谊”,这是缅甸语表达,意思是“兄弟情谊”,这也是对缅中关系的一个概括。在缅中关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双方的人文交流。缅甸与中国有着2000多公里的陆上边境线,两国住在边境线上的人都是邻居,中国边境的许多民族都与缅甸的民族同源,例如,傣族、景颇族、傈僳族等,边境线两侧的人民互相了解,经历相似,可以说承载着同样的历史记忆。这是两国交往中的独特优势,两国人民本身就存在友谊,当其中一方遇到了困难,另一方就会提供帮助,双方的人民通力合作,为对方着想,从古至今,一向如此。

一路走来,两国人民都遇到过种种困难,也都曾相互扶持。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我们共同面临的困难之一。2020年初,尤其是2月到4月,中国人民承受了疫情带来的冲击。我想引用一句古话:患难见真情,我对这话深以为然。缅甸与中国相比,中国显然是个大国,缅甸的资源也不能和中国相提并论,即便如此,在当时的情况下,缅甸还是尽己所能,向武汉援助了5000吨大米,因为缅甸也想出一份力。虽说5000吨大米对中国来说可能并不算多,但我们想表达的是,缅甸会在患难之际与中国站在一起,我们想让中国人民明白我们的心意。

缅甸驻华大使馆上下,包括我本人,都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一如缅甸人民与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疫情期间,我们积极推动缅中双边关系,鼓励中国人民渡过难关。当时缅甸的领导人也向中国发来慰问,体现了缅甸上下对中国疫情的关心和对中国人民的鼓励。我本人也给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和其他中方的对接人员发函,关心、鼓励中国的抗疫工作。当时,许多媒体联系我,于是我录了很多个鼓励武汉抗疫的视频,视频里用中文说“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作为一个大使,这些算是我为中国抗疫出的一份绵薄之力。

与此同时,我也十分认同并赞赏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抗疫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武汉,10天左右就建好了一座医院,这种抗疫的效率和决心实在令人敬佩。

我们很高兴中国在3个月内就控制住了疫情。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抗疫工作中表现出色,街上又开始熙熙攘攘起来,饭店商铺也都重新开张。对于这样的成果,我们由衷地替中国感到高兴。

与此同时,缅甸也收到了中国的官方援助和民间援助。为了控制疫情的扩散,中方送来了许多抗疫的物资,比如口罩、消毒液、咽拭子测验物资等,并派出了两组医疗人员援助缅甸。中国现在研制出了许多疫苗,如科兴疫苗等,缅甸目前已经收到了50万剂中国援助的疫苗,后续还将收到200万剂(编者注:已于2021年7月24日运抵缅甸),为此,缅甸衷心地感谢中国的帮助。

中方提出“疫苗应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公平分配”,全世界应当联合起来,通力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应对此次全球疫情,缅甸深表赞同。抗疫措施应当是一种多边的措施,单靠一两个国家或一个区域性组织,是不足以对抗新冠全球大流行的。缅甸将与中国政府、人民一道共同抗击疫情,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这是我们的决心。

 

(责任编辑:yeqin)
  • 新闻推荐

Copyright 2006-2013 广西中传传媒有限公司 桂ICP备1400017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86号桂ICP备14000177号 版权所有